金属镀层微粒子 Micropearl™

粒径均匀分布的金属镀层粒子

可用于电子元件与基板之间的导通、热传导、形成间距等用途。
此外,它还是粒径分布均匀且兼具柔软性的高性能轻量填充材料。

金属镀层微粒子 Micropearl™

ACF(各向异性导电膜)组成材料

课题

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视等显示设备的高精细化,近年来为了实现全面显示,进行了窄边框、可折叠、可弯曲柔性屏幕等设计,这些设计需要实现更小型化和精细化的元件。
实现这些目标的是使用 ACF 进行组装,并且使用的导电粒子必须具备更高的品质。

SEKISUI's Solution

  • 具备从柔软到硬性材料等广泛且精细的粒径选择,能提供最符合客户需求的提案。
  • 从树脂颗粒到最终产品的一体化制造,实现高度定制化与品质保证。
  • 除了基材粒子和镀层以外,还拥有各种独特技术,对提供导通信赖性与各向异性导电性能的提升有所贡献。
Micropearl™ AU

积水化学的 ACF 用导通填充材料市场占有率为业界第一名。

  • 公司内部统计资料

电气导通与接合可靠性机制

金属镀层微粒子 Micropearl™ AU 的回弹力与粘结剂的收缩力使其能与电极接触且密合,进而稳定电气导通

電気的導通&接続信頼性メカニズム
硬质树脂核心粒子
硬质树脂核心粒子
柔软树脂核心粒子
柔软树脂核心粒子

可轻松均匀地控制粘合层、液体层及所需空间的厚度

预期效果

能够保证平整度和平行性,抑制自硬化收缩引起的变形(提升可靠性)/防止光学轴偏移/均匀散热/提升应力分散传感器的灵敏度等。

例如:叠层芯片/光学元件/传感器/液晶材料/通信模块相关元件粘合/玻璃粘合等。

控制厚度1
控制厚度2
控制厚度3

作为电磁波屏蔽材料

课题

随着汽车的安全性要求提升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、ADAS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搭载数量和 EV 电动汽车的普及化,预计各种控制系统的数量都会增加。然而,这些系统之间的电磁干扰可能会造成性能下降或系统停机,这已被视为重大风险。
为此,将电磁波屏蔽功能集成到树脂外壳中将变得更为常见,但例如从制作普通树脂外壳后再进行金属涂层的方法,可能会增加制造步骤并导致车辆重量增加。

用于电磁波屏蔽

SEKISUI's Solution

  • 通过将具有导通性的金属镀层微粒子 Micropearl™ AU 混入成型前的树脂中,仅需进行常规成型,即可实现电磁波屏蔽效果。
  • 使用比重较低的金属镀层微粒子 Micropearl™ AU,可轻松分散于树脂中,并有助于减少车辆重量。

异种材料导通接合

课题

近年来,对异种金属或各种材料进行接合的需求日益增加。
特别是当需要在维持金属间导通的情况下进行大面积接合时,通常需要较强的力或热,这可能会导致薄金属箔破裂或出现针孔。
因此,作为简便的接合方法,市面上出现了导电粘合剂,但这也带来了厚度控制困难、需要添加大量填料来确保导通的问题。

SEKISUI's Solution

  • 通过添加与目标膜厚度相当的均匀金属镀层微粒子 Micropearl™ AU,预期能以最低添加量达到最稳定的上下导通。
  • 由于添加量较少,能维持粘合力和成型性。
  • 通过适当设置添加量,预期还能提供间隔功能。
  • 由于比重较低,能够轻松实现均匀分散。
使用不均匀填充材料进行上下导通的示意图
使用不均匀填充材料进行上下导通的示意图
上下导通示意图
使用单一均匀的金属镀层微粒子 Micropearl™
进行上下导通示意图

金属种类选择

代表性金属种类

Ni
Ni鎳
特点
  • 硬质金属
  • 强磁性
Au
Au金
特点
  • 高可靠性

若您有其他金属的镀层需求,
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金属种类选择
  • 颜色仅供参考,实际颜色可能有所不同。

不同硬度的回弹率比较

可以通过控制树脂粒子和金属膜调整硬度和回弹率。

不同硬度的回弹率比较

体积电阻比较

体积电阻比较

Ni镍镀膜的防锈处理效果

Ni镍镀膜的防锈处理效果
通过独特的防锈处理以实现镍镀膜的高耐蚀性。
  • 树脂核心 10μm 的验证参考值。
  • 以上为参考值,粒径与金属膜厚度会有所变化。

与金属粉末的比重比较

由于比重较金属粉末低,因此可在复合材料中抑制沉降,并实现材料轻量化。

Ni Au Cu Ag
比重 Micropeal™ AU 1.9 2.2 2.1 2.7
金属粉末 8.9 19.3 8.9 10.5
  • 以上数据为树脂核心 10μm 的参考值。
  • 上述数值非标准规格,实际比重会因粒径及金属膜厚而有所变化。